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English
    • 恒杰介绍
    • 组织架构
    • 法律顾问
    • 知识产权
    • 金融证劵
    • 婚姻继承
    • 房产买卖
    • 劳动人事
    • 刑事辩护
    • 损害赔偿
    • 涉外专项
    • 公司业务
    • 合同债务
    • 律师咨询
    • 律师面谈
    • 起诉立案
    • 文书送达
    • 出庭诉讼
    • 后期执行
    • 最新动态
    • 行业新闻
    • 开庭公告
    • 恒杰律师
    • 恒杰员工
    • 招贤纳士
    • 恒杰联盟
    • 恒杰客户
    • 恒杰地址
    • 来访线路
  • 法律顾问
  • 知识产权
  • 金融证劵
  • 婚姻继承
  • 房产买卖
  • 劳动人事
  • 刑事辩护
  • 损害赔偿
  • 涉外专项
  • 公司业务
  • 合同债务

收费标准

来访路线

当前位置:首页- 损害赔偿

广州中院发布医疗纠纷诉讼情况白皮书!药品不良反应、误诊误治等典型案例看这里

12月24日上午,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发布《广州法院医疗纠纷诉讼情况》白皮书(2015-2017)及医疗纠纷十大典型案例。
医患关系紧张,牵扯着社会的神经。妥善调处医患纠纷,是当前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白皮书以2015 -2017年广州法院医疗纠纷诉讼案件为分析样本,详细分析了近三年广州法院医疗纠纷诉讼的基本情况、诉讼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就进一步提高医疗纠纷审判质效,预防和化解医疗纠纷,构建新型和谐医患关系提出对策建议。
此次发布的医疗纠纷十大典型案例涉及患方拒绝申请医疗损害鉴定的法律后果、个体诊所超范围行医、伪造病历资料的责任认定、误诊误治的责任认定、医疗过失参与度与民事责任的区分、诊断性治疗未告知说明的责任认定及损害赔偿、药品不良反应的责任认定、药物临床试验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及损害赔偿、医疗纠纷和(调)解协议的效力认定、患者符合出院条件未及时办理出院手续的处理等焦点问题。广州中院发布医疗纠纷十大典型案例,旨在通过以案释法的方式揭示医疗纠纷(诉讼)存在的问题,引导患者理性合法维权,督促医方依法依规行医,预防医疗纠纷发生,统一裁判尺度,强化司法裁判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据悉,2015年广州中院首次发布了《广州法院医疗纠纷诉讼情况》白皮书(2010-2014)及十大典型案例,这是广州中院时隔三年后再次向社会发布医疗纠纷白皮书和典型案例。
广州中院就该十个典型案例所反映的问题向医患关系双方当事人作出相应提示。以下选取一个典型案例供大家参考。

李某东等诉张某达(某门诊部)

医疗损害责任案

——个体诊所超范围行医、伪造病历资料

的责任认定

 

【案例要旨】


个体诊所超执业许可证核准范围行医,伪造病历资料的,依法应推定有过错,应承担医疗损害责任。个体诊所注销登记的,由其经营者承担责任。


【基本案情】


某门诊部为个体诊所,经营者为张某达,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核准范围不含精神类疾病科目。2015年5月26日12时,患者谢某君因生育后出现抑郁症状,在亲属李某艳陪同下,乘出租车前往门诊部就诊。因患者不愿下车,经李某艳拨打门诊部电话,门诊部医生下楼为在出租车上的患者诊治,诊断患者为抑郁症,开出“脑舒通”胶囊等四种药物,李某艳支付医疗费640元。根据医嘱,谢某君即时口服两粒“脑舒通”胶囊,随后在出租车上沉睡,呼之不醒。李某艳发现谢某君昏睡,数次拨打门诊部电话求助,接线医生告知是正常药物反应,不需要叫救护车。谢某君当天下午约17时在家中死亡。


死因鉴定意见认定,谢某君在患有窦房结、房室结中度脂肪组织浸润等病理基础上发生猝死。经营者张某达承认为患者开出氯氮平或者含有氯氮平的药物。李某艳与门诊部接线医生当天的电话录音材料显示患者服用了氯氮平。广州市黄埔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调查期间,门诊部提交了患者的《门(急)诊通用病历》1本和《医疗机构统一处方笺》2份。患方称当日未书写病历,上述病历是医方为应对调查而伪造。门诊部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于2016年4月26日被注销,门诊部于同年12月1日注销登记。


【裁判结果】


一审判决某门诊部承担60%的民事责任,向李某东等赔偿622711元。某门诊部不服提出上诉。


生效判决认为,某门诊部伪造病历资料、未取得精神病诊疗许可超范围执业、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及诊疗规范,应推定有过错,且其过错与患者死亡之间有因果关系,应承担民事责任。因门诊部二审期间已经注销登记,故应由经营者张某达承担责任。据此判决驳回张某达的上诉。


【法官说法】


在医疗纠纷诉讼中,病历真实性对诉讼利益影响极大,是医患双方主要争议事项。无论是公立医院还是民营医院、私人诊所,都应严格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或者《电子病历应用管理规范(试行)》的要求书写病历资料,按照《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保管病历资料。这既是规范行医的要求,也是预防医患纠纷的重要手段。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八条之规定:“患者有损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二)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三)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据此,人民法院一旦发现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伪造、篡改或销毁病历资料的,可无需经医疗损害鉴定而直接推定医疗机构存在过错。


关于门诊病历、处分笺的书写、管理问题。依据《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第十条第一款的规定,门(急)诊病历原则上由患者负责保管。医疗机构建有门(急)诊病历档案室或者已建立门(急)诊电子病历的,经患者或者其法定代理人同意,其门(急)诊病历可以由医疗机构负责保管。案涉门诊病历本应由患方保管,现由医方保管而未举证证明曾取得患方同意;门诊病历书写不符合医疗常规,处方笺记载的药物与患者实际服用的药物不一致,应认定门诊病历、处方笺系门诊部伪造。同时,张某达承认其诊断患者为抑郁症,并开出了氯氮平或者含有氯氮平的药物,电话录音材料证明患者服用了氯氮平。据此,二审判决认定门诊部违规开展精神疾病诊疗活动、伪造病历资料,违规开具精神类药物,致患者服用后诱发猝死,应承担民事责任。


来源:广州中院

版权所有 2007-2012上海恒杰律师事务所  |  联系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福山路458号同盛大厦5楼E座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878-1525  电话:021-50818675  传真:021-50814463
沪ICP备15043298号-6